欢迎访问复杂服役环境重大装备结构强度与寿命全国重点实验室网站!

实验室动态

LAB DYNAMICS

Lab dynamics

实验室动态

联系我们

复杂服役环境重大装备结构强度与寿命全国重点实验室

地址:中国-西安 咸宁西路28号 

电话 / 传真:029-82663937

【中国科学报】王铁军:弘扬西迁精神 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


时间: 2020-06-04        来源: 交大新闻网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西安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安交大)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高度肯定了西迁精神和西安交大发挥的作用,为教育战线及新时代知识分子指明了爱国奋斗的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大学的根本遵循。

1896年,南洋公学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兴学强国”开创我国工程教育源头。1921年正式定名为交通大学,1956年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以“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为集结号内迁西安,开启了建设西部科技高地的征程,彻底改变了中国西部高等教育的格局。

纵观历史,大学发展始终与社会紧密相联。进入新时代,大学如何办?中国特色一流大学如何建?这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命题。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是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大学的根本遵循。中国大学首先要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服务于科技强国建设、服务于人民过好日子、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于全人类的文明进步。

高水平科技创新是一流大学的显著特征,是一流学科的重要支撑,是一流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一流大学要彻底将教学功能转变为育人功能,要全方位育人,更加注重科研育人,培养专家型教师队伍;一流大学要不断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流大学还要强化积极向上的文化引领及服务社会功能。

弘扬西迁精神,就是要根植胸怀大局的爱国主义情怀,服务国家战略。落实总书记指示,就是要树立为民族、为人民的家国情怀,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大局紧紧连在一起,担负时代和民族使命,落实党中央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部署。西安交大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文化建设,提出了“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办学定位;以“三个面向”为遵循,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突出学科交叉、资源共享、重大需求牵引,构建校—院—所三级科研组织模式,形成高端人才高地、科学研究高地、成果转化高地,聚焦基础科学、能源革命、现代制造业、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航空航天、生命医学等,布局建设一批研究院、大科学装置群、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力争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弘扬西迁精神,就是要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作风,牢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做出重大创新成果。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一流大学要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作出引领性重大基础原创成果,就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要有创新意识、坐冷板凳的恒心、必胜的信心;要牢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加强应用基础研究,通过开放、合作、多学科交叉、协调创新,攻克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实施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国家排忧解难、实现自主可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鼓励自由探索,更强调有组织的科学研究,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内涵式发展,把高校建设成为重大科研成果的策源地。

弘扬西迁精神,就是要培养富有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胸怀国家和人民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一流大学要牢固树立创新驱动的实质就是人才驱动的观念,要凸显科研育人,通过高水平科研活动,真刀真枪地干,建设政治素质过硬、知晓国情民情、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专家型教师队伍;通过科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集体主义、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实干与苦干的作风,使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弘扬西迁精神,就是要崇尚实干、苦干的奉献精神,杜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西迁精神中的“艰苦创业”就是实干与苦干这种奉献精神的具体写照,是老一辈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是青年一代的楷模。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奋不顾身拼命干,才能培养出胸怀国家和人民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做出重大创新成果、服务国家战略,才能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作出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杰出贡献。

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我们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将西安交大的名字深深烙印在民族复兴的光荣榜上!

原文刊载于2020年6月4日中国科学报第4版

报道链接:http://paper.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0/6/355619.shtm?id=355619